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4年
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科学
和治疗建议国际共识
图片
图片
图片
主审:陈玉国
主译:徐峰
编译团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冯萌 刘湘国 范欣慧 张健 于丹玉 杨秀婷 姚宇 林惠 朱晓敏 毕怡青 宗孟至 李爱芹 陈美艳 刘佳 刘志舟 杨威 (以编译章节顺序排名)
统计校准:顾建华 侯亚苹
修订审核:马静静 王世坤 王纯奕 江涛 边圆 李传保
摘要:本文是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关于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科学及治疗建议的第八次年度总结;2020年曾进行了更全面的综述。这份最新的摘要涵盖了由ILCOR工作组科学专家审查的最新发表的复苏证据。来自6个ILCOR工作组的成员使用GRADE方法进行证据确定性评估,并且他们的声明包括一致的治疗建议。在“决策框架重点的论证和证据”部分提供了对工作组审议的见解。此外,工作组还列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优先知识空白。
关键词:AHA科学声明;高级生命支持;基本生命支持;心脏骤停;急救;ILCOR;新生儿;复苏
图片
图片
本文是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关于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科学和治疗建议国际共识(CoSTR)系列年度总结的第八版,汇总了自2015年ILCOR开始更为持续的证据评估过程以来,各工作组对已发表的复苏证据的分析。今年的审查总结了过去一年6个工作组的工作,包括19项系统综述(SysRev),并提出了新的或更新的治疗建议。虽然只有系统综述可以生成完整的CoSTR和新的治疗建议,但本次总结也包括14项范围综述(ScopRevs)和30项证据更新(EvUps)。
使用系统综述评估的所有主题的CoSTR于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月24日公布在ILCOR网站上。每个CoSTR草案包括审查的数据和处理建议草案,在发布后2周内接受公众评论。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有要求,允许公众评论的时间更长。工作组考虑了公众反馈并提供了回应。33份成本报告声明草案和范围综述被浏览了约18 200次,并提供了38条评论。所有CoSTR现在都可以在线获取,并添加到现有的CoSTR中。
本摘要声明包含经ILCOR工作组批准的治疗建议和良好实践声明的最终措辞,但有几个方面与在线CoSTR不同。用于描述证据的语言不局限于GRADE,这使其更容易被更广泛的受众所接受,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仅报告高优先级的结果。“论证”和“从证据到决策框架”重点部分通常被缩短,但旨在为治疗建议提供透明的基本原理。附录A提供了完整的证据到决策框架。最后,工作组对需要未来研究的知识差距进行了优先排序。在相应的章节中提供了已发表的评论和完整的CoSTR的链接。
CoSTR是基于使用GRADE方法对数据的分析。系统综述由专家系统审稿人或工作组成员进行,ILCOR的专家始终参与其中。GRADE方法指导对支持干预效果的证据的确定性进行评级(由研究对象、干预、对照组、结局[PICO]预先定义)。确定性分为高、中、低和极低。随机对照试验(RCTs)作为高确定性证据开始分析,观察性研究作为低确定性证据开始分析。证据的确定性可因偏倚、不一致、间接、不精确或发表偏倚的风险而降级;如果效应大、存在剂量反应效应,或者如果有任何残留的混杂被认为会降低检测到的效果,则可以升级。
结果数据报告的格式因可用数据而异,但理想情况下包括相对风险(RR)和绝对风险差(ARD),并附有95%置信区间(CI)。绝对风险差能够对干预效果的大小进行更有临床价值的评估,并能够计算治疗所需的数量(NNT= 1/ARD)。当数据不能实现绝对效果估计时,报告其他效果度量,如优势比(ORs)。
治疗建议由工作组在评估证据并进行讨论后形成。建议的强度不仅取决于证据的确定性,还取决于工作组成员确定的可能的临床影响。
ILCOR的目标是每年至少审查所有PICO问题的20%,以便CoSTR反映当前和新兴的科学。考虑到许多PICO主题可能没有足够的新证据来保证系统综述, ILCOR在2020年实施了两个额外级别的证据审查。当一个更广泛的主题的证据数量和类型不明确时进行范围综述。其搜索策略的严谨性与系统综述相似,但范围综述不包括偏倚评估或meta分析。虽然ILCOR在没有系统综述的情况下不会创建或更改治疗建议,但如果范围综述的主题被认为是复苏领域很感兴趣的,则通常会做出良好实践声明。良好实践声明不是基于证据的建议,而是根据非常有限的数据代表的专家意见。
第三种也是最不严格的证据评估形式是证据更新,其至少进行了1次PubMed搜索,以筛选重要的新数据,并评估是否有足够的新的科学性来保证更广泛的审查和更新CoSTR。证据更新可以决定是否应该进行系统综述,但不用于生成新的或更新的治疗建议,因为它们不包括偏倚评估、GRADE证据评估或荟萃分析。在本文中,范围综述在相关的工作组部分中进行了总结,并参考了更完整的在线审查。证据更新以表格形式列在每个任务组部分的末尾,其中包括与PICO问题相关的先前治疗建议,确定了多少项新研究,主要发现,以及是否推荐更新的系统综述。完整的证据更新在附录B中提供。
本共识涉及以下主题:
基础生命支持
·执行心肺复苏术(CPR)的最佳表面(BLS 2510:系统综述)
·优化调度员辅助识别突发院外心脏骤停(BLS 2102:范围综述)
·优化调度员辅助CPR(BLS 2113:范围综述)
·优化调度员辅助AED获取与使用的研究(BLS 2120:范围综述)
·CPR质量反馈(BLS 2511:范围综述)
·超便携或袖珍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的有效性(BLS 2603:范围综述)
·按压/通气比(BLS 2202:证据更新)
·手部定位(BLS 2502:证据更新)
·电除颤前CPR(BLS2203:证据更新)
·节律检查:按压期间(BLS2211:证据更新)
·抬头CPR(BLS 2502:证据更新)
·公众除颤计划(BLS2121:证据更新)
高级生命支持
·心脏骤停后氧合和通气(ALS 3506和3516:系统综述)
·心脏骤停后血流动力学(ALS 3515:系统综述)
·心脏骤停后温度控制(ALS 3523、3524、3525:系统综述)
·心脏骤停后癫痫预防和治疗(ALS 3502和3503:系统综述)
·体外CPR(ALS 3001:系统综述)
·妊娠期心脏骤停(ALS 3401:范围综述)
·心脏骤停时颈前气道急诊通路(ALS 3606:范围综述)
·哮喘引起的心脏骤停 (ALS 3408:证据更新)
·阿托品在心脏骤停中的应用(ALS 3206:证据更新)
·心脏骤停期间的高级气道管理(ALS 3300-3304:证据更新)
·心脏骤停时机械CPR装置的使用(ALS 3002:证据更新)
·CPR导致的意识障碍(ALS 3004:证据更新)
·心脏骤停期间和之后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ALS3201,3514:证据更新)
·与肺栓塞相关的心脏骤停(ALS 3400:证据更新)
儿科生命支持
·儿童心脏骤停后恢复循环后的血压目标(PLS 4190-01:系统综述)
·预防性抗癫痫药物和癫痫治疗对儿童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PLS 4210-02:系统综述)
·儿童心脏骤停的高级气道干预(PLS 4060-01:系统综述)
·儿童心脏骤停时使用高级气道的通气频率(PLS 4120-02:系统综述)
·医院环境下婴幼儿和儿童心脏骤停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管理(PLS 4160-11:范围综述)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或心肌炎的骤停前护理(PLS 4030-19:证据更新)
·使用高级气道进行儿童心肺复苏术(CPR)时的通气率(PLS 4120-02:证据更新)
新生儿生命支持
·早产儿出生时脐带管理(NLS 5051:系统综述)
·复温速率对分娩后意外低体温新生儿结局的影响(NLS 5700:系统综述)
·低资源环境下治疗性低温疗法(NLS 5701:系统综述)
教育、实施和团队
·心脏骤停中心(EIT 6301:系统综述)
·复苏教育中的认知辅助工具(EIT 6400:系统综述)
·用于复苏教学的沉浸式技术(EIT 6405:系统综述)
·游戏化学习与其他形式的复苏学习的比较(EIT 6412:系统综述)
·复苏训练中的快速周期刻意练习(EIT 6414:系统综述)
·复苏团队能力培训(EIT 6415:系统综述)
·针对特定人群的CPR教育(EIT 6108:范围综述)
·生存链的国际层面(EIT 6311:范围综述)
·复苏期间临床医生的工作量和压力 (EIT 6401:范围综述)
·复苏培训中的脚本式汇报与非脚本式汇报的比较 (EIT 6413:范围综述)
·EMS 经验和暴露 (EIT 6104:证据更新)
·参加CPR课程的团队成员的患者结局 (EIT 6106:证据更新)
·提供CPR的意愿(EIT 6304:证据更新)
·社区中指南的实施(EIT 6306:证据更新)
·复苏表现复盘总结(EIT 6307:证据更新)
·培训期间CPR术反馈装置(EIT 6404:证据更新)
·生命支持教育的混合学习方法(EIT 6409:证据更新)
·高保真复苏培训(EIT 6410:证据更新)
急救
·急救中辅助氧气的使用(FA1649:范围综述)
·脓毒症的识别(FA 7180:范围综述)
·卒中识别(FA 7170:证据更新)
·卒中时的供氧(FA7031:证据更新)
·牙齿撕脱(FA 7361:证据更新)
·第二剂肾上腺素用于过敏反应(FA 7111:证据更新)
·纳洛酮用于阿片类药物紧急情况(FA 7442:证据更新)
·与运动相关的脱水和补液(FA 7241:证据更新)
·预防晕厥的反压力操作(FA 7550:证据更新)
·恢复体位(FA 7040:证据更新)
编者按
自今日起,本共识的中文介绍将按照共识所涉及的主题逐一发布,顺序为: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儿科生命支持,新生儿生命支持,教育、实施和团队,急救。旨在方便全国的医疗同仁们及时了解和学习心肺复苏领域的最新进展。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第一部分基础生命支持主题。
01
基础生命支持
图片
执行心肺复苏术(CPR)的最佳表面(BLS 2510:系统综述)
图片
理论依据
BLS工作组优先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审查,因为自2019年以来尚未对该内容进行审查。自从上次对该主题系统综述后,工作组认为为了提高CPR质量将病人从床上转移至地上,可能会延误CPR的时机;因此,需要基于2020年CoSTR更新本系统综述。该系统综述在启动前已注册(国际前瞻性系统评价注册表[PROSPERO] CRD42017080475)。完整的在线CoSTR可在ILCOR网站中获取。
图片
研究对象、干预、对照、结局、研究设计和时间框架
●研究对象:发生心脏骤停的成人或儿童(院内及院外心脏骤停)。
●干预:使用硬表面进行CPR (例如:背板、地板、可放气床垫或其他特质床垫)。
●对照:CPR在普通床垫或其他柔软表面上的表现。
●结局:出院时或30天内神经系统预后良好(极重要),出院时或30天内存活率(极重要),事件生存 (重要),自主循环恢复(ROSC;重要)、CPR质量(如按压深度、按压速率、按压分数;重要)。
●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非随机研究(非RCTs、中断时间序列研究、前后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均符合纳入标准。未发表的研究(如会议摘要、试验方案)被排除。如未能找到足够的人体研究,则仅纳入随机人体模型模拟或尸体研究。若有英文摘要,研究不论语言均可纳入。
●时间范围:检索的日期为2019年9月17日(前一版系统综述的检索日期)至2024年2月5日。
图片
科学共识
除了先前综述中确定的11个人体模型模拟RCTs外,我们还确定了1个小型观察性研究和6个额外的人体模型RCTs,以解决这一研究对象、干预、对照、结局、研究设计和时间框架(PICOST)问题。由于存在偏倚和严重间接风险,证据的总体确定性被评为非常低至低。没有研究报告患者的结局。纳入的研究根据研究的表面进行分组:背板与医院床垫,地板与医院床垫,地板与坚固的家庭床垫, 地板与其他表面类型。一项小型观察性研究比较了背板和医院床垫,并使用了一个加速度计进行测量,结果被认为不可靠的。
图片
既往治疗建议(2020)
我们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坚硬的表面上进行胸部按压(弱推荐,极低确定性证据)。
在院内心脏骤停期间,我们建议,如果床具具有增加床垫硬度的CPR模式,应予以启用(弱推荐,极低确定性证据)。
在院内心脏骤停期间,我们建议不要将患者从床上移动到地面以提高胸部按压深度(弱推荐,极低确定性证据)。
在院内心脏骤停期间,我们建议采用背板或不使用背板的策略,以改善胸部按压深度(有条件推荐,极低确定性证据)。
图片
图片
2024治疗建议
我们建议在可行且不会显著延迟胸外按压开始的情况下,在坚固的表面上进行胸外按压(弱推荐,极低确定性证据)。
我们建议在医院心脏骤停时激活CPR模式,以增加床垫的硬度(良好实践声明)。
对于已经在复苏过程中常规使用背板的医疗系统,证据被认为不足以建议停止其继续使用(弱推荐,极低确定性证据)。
对于尚未引入背板的医疗系统,压缩深度的有限改善以及对潜在危害的未知性,暂无充分理由证明购买背板和培训员工使用背板的费用合理(弱推荐,极低确定性证据)。
图片
正当理由和证据-决策框架要点
完整的证据-决策框架见附录A。
在对躺在床垫上的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时,胸外按压的力量会通过胸壁的压缩以及患者下方表面的压缩而分散。床垫的压缩程度可能高达总压缩深度的57%,而在较软的床垫上,压缩程度更为显著。这可能导致脊柱与胸骨之间的位移减少,从而降低有效的胸部按压深度。目前已知在软表面上,如果CPR施救者增加整体的压缩深度以补偿床垫的压缩,依然可以达到有效的压缩深度。考虑到床垫压缩的CPR反馈设备(例如,采用双重而非单一加速度计或增加压缩深度目标)可以帮助施救者在床垫上进行CPR时确保压缩深度的充足。
在提出这些建议时,工作组考虑到了高质量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尽量减少CPR启动的延迟,以及缺乏人类数据(包括患者结局)的现状。在模拟人模型研究的限制条件下,现有证据表明,在医院床垫上使用背板仅提供了较小的深度益处,且这一益处在临床上不太可能具有显著意义。在考虑是否将患者转移到地面以改善按压深度时,工作组认为,对患者和复苏团队潜在的伤害风险(例如,CPR中断、失去血管通路的风险)超过了胸外按压深度的微小改善。工作组还考虑了两项模拟院外环境(床垫可能较软)及一项 CPR 提供者可能为单一未经训练的施救者的研究,这促使工作组扩展了建议范围,以涵盖院外心脏骤停(OHCA)。工作组认为,关于背板的间接证据不足以支持在当前使用背板的场合中将其移除。然而,使用者应当意识到,床垫的硬度以及背板的大小和方向会影响胸外按压的有效性。
图片
知识空白
●报告临床结局的研究。
●研究背板部署或将患者从病床转移至地面的组织工作方面的研究。
●在医院病床或院前担架配置可能不同的资源丰富和资源匮乏的环境中进行研究。
优化调度员辅助识别突发院外心脏骤停(BLS 2102:范围综述)
图片
理论依据
2020年关于调度员辅助心脏骤停诊断的共识性科学与技术报告(CoSTR)建议调度中心寻求优化心脏骤停识别敏感性的方法。这些干预措施此前尚未被国际心脏复苏组织(ILCOR)审查。为了解与调度员辅助识别相关的因素,并评估旨在优化及时识别的干预措施的当前证据状态,进行了本次范围审查,以为系统综述PICOST开发提供依据。完整的在线CoSTR可在ILCOR官方网站中查询。
图片
研究对象、干预、对照、结局、研究设计、时间框架
●研究对象:处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人和儿童。
●干预:改善调度员协助识别心脏骤停的因素和干预措施。
●结局:调度员协助识别心脏骤停的定义为启动与心脏骤停相关的具体行动,例如指导进行CPR。
●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RCTs)及非随机研究(非RCTs、中断时间序列研究、前后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定性研究)均符合纳入标准。所有以英文撰写摘要的相关研究均被纳入分析。
●时间框架:对Medline的检索于2023年6月2日进行,检索范围涵盖数据库创立至2023年6月2日的所有文献。
图片
证据摘要
本综述共识别出60篇相关文献。所纳入的文献描述了4个主要类别和18个子类别:其中2个主要类别及11个子类别与影响决策辅助(DA)识别的因素相关,另外2个主要类别及7个子类别则涉及旨在改善DA识别的干预措施。每个主题内的详细发现已在ILCOR网站的完整共识报告中进行了总结。
图片
工作组见解
●大多数被识别的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主要评估调度员识别院外OHCA的比例及与识别相关的因素。仅有一项研究报告了调度员辅助识别儿童心脏骤停的情况。目前尚无进行随机试验以比较两种不同方案的研究。
●调度员辅助识别院外心脏骤停的主要挑战似乎在于判断患者是否正常呼吸。多个策略被研究,包括在初步评估中跳过呼吸评估以及要求拨打者将手放在患者的腹部。然而,没有任何策略的结果优于常用的两问策略。尽管测试了多种策略,但尚无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不同策略的效果。
●本次回顾中的唯一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引入人工智能模型以改善对院外心脏骤停识别的效果。尽管该模型的院外心脏骤停识别率较高,但在实践中并未提高调度员的识别能力。主要问题似乎是较高的假阳性率。
●根据本次范围审查,目前尚无充足证据支持对此主题开展新的系统评价。
图片
图片
知识空白
●不同因素在提高调度员辅助识别OHCA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以及研究变量对识别时间的影响。
●在随机试验中,不同协议和策略之间的比较。
●调度员的特征(例如,经验、培训)及其接听心脏骤停呼叫的经验对心脏骤停识别的影响。
●调度员在调度协议中何时应偏离脚本。虽然通常期望调度员遵循脚本并不偏离,但在某些情况下,偏离可能是必要的,而在这些情况下继续遵循脚本可能导致沟通不畅、心脏骤停识别率降低或识别时间延长。因此,开展研究以识别哪些情况可能受益于偏离脚本是必要的。
●如何优化调度员辅助识别儿童心脏骤停的过程。
优化调度员辅助CPR(BLS 2113:范围综述)
图片
理论依据
2020年系统评价建议在紧急电话中由调度员提供CPR指导。尽管当时证据的确定性被评估为非常低,但调度员辅助CPR(DA-CPR)已被广泛实施。该工作组也意识到了针对优化DA-CPR的干预措施的新证据。因此,进行了范围审查以梳理这些证据,并确定其是否足以支持对改善DA-CPR的干预措施进行新的系统评价。在此过程中,比较仅进行胸外按压的CPR与标准CPR的研究被排除,因为此主题在单独的ILCOR PICOST中已经涉及。完整的在线共识声明(CoSTR)可在ILCOR网站中查询。
图片
研究对象、干预、对照、结局、研究设计、时间框架
●研究对象:实施直接观察CPR(DA-CPR)的院外心脏骤停的成人和儿童
●干预:采用DA-CPR之外的干预措施
●对照:未经过修改的DA-CPR
●结局:所有结局
●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RCTs)及非随机研究(非RCTs、前后对照研究、中断时间序列研究、队列研究)均可纳入。未发表的研究(例如,会议摘要、试验方案)、社论、评论、动物研究以及系统评价被排除。如果可供得出结论的研究数量不足,病例系列可在初步检索中纳入。所有具有英文摘要的相关研究均被纳入。
●时间框架:对Embase、Medline、护理与相关健康文献的累积索引数据库及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的检索于2023年5月17日进行,覆盖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17日。
图片
证据摘要
本次范围审查纳入了31项研究:其中1项为非随机试验,16项为模拟研究(15项随机对照研究和1项非随机对照研究),12项为回顾真实世界心脏骤停(OHCA)的观察性研究,这些研究来源于注册数据库或收集的数据,或紧急呼叫回顾。纳入的两项研究采用了定性研究和混合方法。仅有1项研究聚焦于儿童心脏骤停。有关研究的细节和结果已在ILCOR官网的完整共识报告中列出。
本次研究考察的干预措施包括:高级调度员培训(n=3),调度中心集中化(n=2),使用节拍器或变速节拍器(n=2), CPR顺序及按压比率的改变(n=1),动画视听录制(n=1),预录指令与对话式实时指令的比较(n=1),新型调度辅助CPR(DA-CPR)协议的实施(n=4),有关按压术语的变更(n=6;其中1项为儿童研究),纳入“为患者脱去衣物”的指令(n=1),语言鼓励(n=1),以及在现场使用视频(n=9)。
对新型DA-CPR协议、预录指令、集中调度、高级调度员培训、使用节拍器及变速节拍器、以及为患者脱衣的指令等干预措施的实施,发表的文章均少于3篇,因此目前无法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
关于简化按压指令语言(例如,“尽量用力按压”与“按压约2英寸/5厘米”)的研究表明,CPR质量有所改善。研究还发现,与仅有音频的呼叫相比,在紧急呼叫中加入视频有助于改善CPR的操作(例如,手部位置)和质量(例如,压迫深度和频率)。
图片
工作组见解
工作组讨论了审查结果,并指出以下几点:
●缺乏高质量的证据,尤其是在人体的研究,以及各种干预措施之间显著的异质性。
●指令中的术语变更可能无法推广到其他语言。
●几乎一半比较视频与音频的研究为模拟研究。
基于本次范围审查,当前缺乏足够证据以开展该主题的新系统评价。
图片
知识空白
●在人类中进行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包括对患者结局的评估。
●关于在儿科病例中优化DA-CPR的数据。
优化调度员辅助AED获取与使用的研究(BLS 2120:范围综述)
图片
理论依据
旁观者使用AED与院外OHCA的高生存率相关,但目前其使用频率较低。此主题被 BLS专家组选为审查对象,原因在于调度指令在AED的获取和使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及优化系统以提升公众AED使用率的必要性。尽管目前尚无与调度员辅助AED获取相关的ILCOR治疗建议,专家组认为现有证据需要进行范围审查,以全面探讨该主题。使用无人机递送的相关研究被排除在此次审查之外,因为该证据已在2023年的CoSTR发表中进行了讨论。完整的在线CoSTR可在ILCOR网站上找到。
图片
研究对象、干预、对照、结局、研究设计、时间框架
●研究对象: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人和儿童。
●干预:调度员协助的AED取回及使用。
●结局:所有报告的结局。
●研究设计:纳入了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非随机研究(非RCTs、中断时间序列研究、前后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模拟研究、病例系列(超过5例患者)、试验方案及会议摘要。所有相关的英文摘要研究均被纳入。
●时间框架:对Embase、Medline和Cochrane Central的检索于2023年4月14日进行,覆盖数据库创立至2023年4月13日的所有文献。
图片
证据摘要
本次系统评估纳入了16项研究:5项观察性研究对现实世界中的院外OHCAs进行了回顾,11项模拟研究(6项随机对照试验,一项非随机试验,以及4项观察性研究)。没有研究考察患者的预后结局。
尽管有一项观察性研究报告称,在1132例(共1606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中,当调度员辅助CPR方案中包含获取AED的指示时,生存率和神经功能预后有所改善,但无法从提供的数据中确定调度员辅助的AED指导的相对贡献。
在采用调度员辅助的AED检索与使用的系统中,5项观察性研究报告了较低的AED检索率(0.8%–5.8%)、电极贴片应用率(0.4%–1.7%)以及实施电击的比例(2.4%–11%)。在一项研究中,接受调度员指示以检索AED的旁观者除颤率高于未接受指示的案例(11% vs 5%,未调整p<0.001)。另一项观察性研究报道在接到三部分指示以检索AED后,紧急呼叫中出现了混乱与延误。呼叫者常常需要请调度员重复指示,或者提出澄清性问题。
在模拟研究中,从AED到达时开始测量的首次电击时间,在提供调度员协助的情况下,明显长于没有任何协助的情况。然而,当考虑到搜寻AED所需的时间时,首次电击的时间则较短。
AED能力评分在有调度员协助(或类似形式的指导)时始终较高。在一项模拟研究中,视频指导的使用能够纠正大多数旁观者最初错误的电极片放置。在另一项研究中,使用手机视频的表现优于仅依赖口头指导,但另一项研究则未显示差异。预录视频指导的效果不如实时(口头)调度员指导。在一项研究中,当AED被带到(模拟)患者身边时,调度员在6个案例中成功协助了5例的AED应用,但研究参与者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并未尝试使用AED。
图片
工作组见解
●在该领域已发表的研究相对有限,尤其是关于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鉴于大多数院外OHCA发生在家庭中,公共场所可获得的AED在仅少数情况下能够近距离接触,而能够及时找到、取回并应用于患者的情况则更为稀少。
●如果现场无法获得AED,考虑取回AED的最佳策略取决于可用施救者的数量、心脏骤停发生的环境(即住宅与公共场所的区别)、AED的接近程度、AED登记的准确性,以及社区专业响应的及时性。
●针对不同品牌AED的用户友好性,相关研究正在不断涌现。
●实施调度员指示以检索和使用公共可获取的AED存在一定风险,可能会影响社区响应的其他方面,例如CPR的时间、调度员CPR指示的延迟,以及由于干扰或中断而导致的CPR效果降低。这些风险在现场只有一名施救者时可能最为显著。
本次范围审查的研究表明,目前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在该主题上开展新的系统性综述。此前对此议题并没有相关的治疗建议。鉴于这一干预措施的广泛采用以及对该主题的关注,工作组考虑了现有证据,并制定了以下良好实践声明。
图片
2024年良好实践声明
实施调度员协助的公众可接入AED系统的紧急医疗服务(EMS)应当对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良好实践声明)。
在紧急呼叫中识别出心脏骤停并开始CPR后,调度员应立即询问现场是否有可用的AED(或除颤器),并请求呼叫者在AED到达时及时更新信息(良好实践声明)。
如果AED未能立即得到使用,并且现场有多于一名救助者,调度员应提供有关定位和获取AED的指示。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取回指示应由最新的公众可接入AED位置和可及性登记信息进行支持(良好实践声明)。
一旦AED可用,调度员应提供使用该设备的指示(良好实践声明)。
图片
知识空白
●有关调度员协助的公共可及AED使用对关键和重要临床(患者)结局的高质量证据。
●调度员协助的公共可及AED使用在儿科心脏骤停中的效果。
●在紧急呼叫中,调度员指示公共可及AED检索和使用所相关的风险。
●调度员指示公共可及AED检索和使用对整体社区和EMS应对OHCA的贡献。
●调度员在公共可及AED检索和使用方面的指导所面临的障碍与促进因素
●哪些具体干预措施能提高旁观者在接收调度员指示后检索和使用公共可及AED的意愿。
●当前系统的优化:引入和实施调度员指示公共可及AED检索和使用的最佳方式是什么?AED检索应如何以及在何处整合进现有的调度协议/算法?使用什么样的措辞最为恰当?AED的使用说明与DA-CPR说明是否相辅相成或存在冲突?在调度员指导使用AED的过程中,实时视频流或类似技术可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最佳地利用登记系统及相关技术,以使调度员能够更有效地帮助旁观者定位和检索AED?
CPR质量反馈(BLS 2511:范围综述)
图片
理论依据
心肺复苏术(CPR)反馈装置旨在通过提高CPR质量来改善患者预后。2020年关于CPR质量反馈的CoSTR建议,在作为综合质量改进计划的一部分时,应在CPR期间使用实时视听反馈和提示装置。2020年ILCOR的审查面临挑战,因为许多研究因同时评估了反馈与其他质量改进活动(如复盘)而被排除在外。为此,专项工作组决定进行一次范围综述,以了解包括其他干预措施在内的更广泛文献是否能进一步揭示反馈的有效性,并改进现有的PICOST(研究对象、干预、对照组、结局、研究设计和时间)问题。此外,专项工作组还得出结论,本次审查应重点关注以专业能力响应的卫生专业人员提供的CPR,而非旁观者或非专业急救人员。详细结果请参见ILCOR网站。
图片
研究对象、干预措施、对照措施、研究结局、研究设计以及时间框架
●研究对象:在任何环境下因心脏骤停而接受CPR的成年人和儿童(不包括新生儿),且这些复苏是由以专业能力响应的卫生专业人员实施的。
●干预措施:关于CPR质量(如按压或通气的频率和深度)的实时反馈和提示设备。
●对照措施:无反馈或提示设备,或其他替代设备。
●研究结局:任何关于CPR质量的结局或指标。
●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非随机研究(非RCTs、中断时间序列研究、对照前后研究、队列研究)均符合纳入标准。
●时间框架:从数据库建立之初至2023年7月18日 ,对PubMed、Embase、Cochrane和护理与联合健康文献累积索引(CINAHL)进行了检索。此外,还在谷歌搜索引擎中进行了灰色文献检索(2023年7月18日)。所有带有英文摘要的相关研究均被纳入。
图片
证据总结
在纳入的55项研究中,我们识别出了10篇系统评价(Sys-Revs)、5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37项观察性研究、2个病例系列以及1篇评论文章。各研究纳入的患者差异很大。仅有3项研究纳入了儿童,而大部分证据来源于对照前后研究。
一项2014年的系统综述和6项观察性研究(3项院外心脏骤停[OHCA]和3项院内心脏骤停[IHCA])对节拍器的使用进行了考察。这些证据表明,使用节拍器与CPR质量的改善相关,但关于患者结局的数据很少,且所报告的结局数据未针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
通过纳入更广泛的已发表研究以及考察视听反馈与其他系统改进相结合的研究,我们识别出了9篇系统综述、5项随机对照试验、31项观察性研究和2个病例系列。以无反馈对照组为关键结局考察对象的证据表明,CPR质量有所提高,但报告患者结局 (除自主循环恢复(ROSC)外)有所改善的研究大多还包含了其他干预措施,如高性能CPR和事件后复盘。这一证据与ILCOR(ILCOR)当前的治疗建议相一致,即反馈设备应作为综合质量改进计划的一部分来使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工作组见解
●由于这是一篇范围综述,因此未对文献质量进行正式评估。然而,我们注意到缺乏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且自上次综述以来发表的许多研究仍然存在方法学问题(例如,未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样本量小、未报告患者结局)。
●在资源充足的环境中,紧急医疗服务系统(EMS)和医院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包括使用反馈设备在内的质量改进计划,以提高CPR的质量。这种实施情况使得在观察性研究中难以对反馈设备等单一干预措施进行评估。
●虽然叙事综述中纳入了55项研究,但没有足够的新证据来建议使用扩展的PICOST问题进行系统综述。建议使用现有的PICOST问题对系统综述进行更新,并根据不同的设备划分子组,同时对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进行单独的综述。
●本范围综述揭示了大量研究高性能CPR实施和质量改进计划的相关文献,但从这些研究中无法提取出与实时CPR反馈的具体相关性。建议开发一个新的PICOST问题,以研究这些计划对院外心脏骤停(OHCA)和院内心脏骤停(IHCA)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图片
2024年治疗建议(与2020年相同)
我们建议在临床实践中,作为心脏骤停全面质量改进计划的一部分,在心肺复苏术(CPR)过程中使用实时视听反馈和提示设备,该计划旨在确保在整个复苏系统中提供高质量的CPR和复苏护理(弱推荐,极低确定性证据)。
我们不建议单独使用实时视听反馈和提示设备(即不作为全面质量改进计划的一部分,弱推荐,极低确定性证据)。
图片
知识空白
●有足够把握考察患者结局的高质量证据。
●缺乏指导反馈设备和质量改进计划实施的实施科学研究。
●研究超声的影响。
超便携或袖珍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的有效性(BLS 2603:范围综述)
图片
理论依据
早期除颤与院外心脏骤停(OHCA)存活率的大幅提高相关。如果在心脏骤停后的 3至5分钟内进行除颤,据报道存活率可高50%至70%。然而,紧急医疗服务系统(EMS)的响应时间很少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提供除颤。最近,几家公司开始宣传 “超便携”或“袖珍”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供个人使用或装备给社区志愿者应急人员,以提高AED的可及性。这些设备在提供的电击次数和能量上可能有所限制(例如,最多提供20次电击,最大能量为85焦耳)。
这一主题此前未曾被审查过,鉴于人们对这些设备的兴趣,工作组认为及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进行审查是有必要的。详细结果请查阅ILCOR网站。
图片
研究对象、干预、对照、结局、研究设计、时间框架
●人口:院外心脏骤停的成人和儿童。
●干预:使用超便携或袖珍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结局:接受所有结局。
●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非随机研究(非RCTs、中断时间序列、对照前后研究、队列研究、会议摘要和试验方案)均符合纳入条件。描述与无人机技术相关的移动AEDs使用的研究被排除在外。所有带有英文摘要的研究均被纳入。
●时间框架:对Embase和Medline数据库的检索于2023年11月1日进行,检索时间范围为2012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
图片
证据总结
本综述纳入了3项研究:一项医药经济模拟研究,一项整群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方案,以及一项包含该整群RCT初步结果的摘要。
图片
工作组见解
●超便携或袖珍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是新一代除颤器,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便于个人携带,且价格适中,适合个人和家庭使用。
●我们认识到,超便携或袖珍且更实惠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的发展为开发更有效的公共电除颤或社区志愿者应急人员项目、提高家庭AED的可及性,以及可能改善结局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仅向监管机构注册设备并不能证明设备在实际环境中的性能。因为除颤的成功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电击能量、胸壁阻抗、除颤器电极片的大小和放置位置、对可除颤心律的诊断准确性,以及心脏骤停的持续时间,所以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明袖珍/超便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的临床有效性。
●这一领域缺乏相关研究。
●目前尚缺乏足够证据来建议推进至正式的系统评价(SysRev)。鉴于这些设备的日益增多,工作组发布了一项良好实践声明,呼吁进行相关研究。
图片
图片
2024年治疗建议(新)
目前关于超便携或袖珍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的临床有效性证据不足,无法提出治疗建议。
图片
知识空白
●超便携或袖珍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对关键和重要临床结局的影响。
●就超便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定义达成共识。
●超便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的临床疗效(即在最佳环境下的效果)或临床有效性(在实际应用环境中的效果)。
●超便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与标准AEDs的性能比较:此类研究应涉及过程指标(如除颤时间)、有效性证据(如终止心室颤动、恢复有序心律、自主循环恢复)以及临床有效性(如神经系统结局良好的存活率、出院存活率)。
●超便携除颤器在不同情境下(如家庭、社区志愿者应急响应项目、公共场所)的成本效益。
●如何最好地组织和维护超便携除颤器。
图片
由证据更新评估的BLS主题
表6总结了由证据更新的主题。完整的证据更新评估结果见附录B。
图片
图片
参考文献
图片
向上滑动阅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编者按:本次推送为该共识第一部分,后续内容将每日更新,连续推送,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因时间仓促,不免有误,敬请谅解,欢迎发送意见建议到bianyuan@sdu.edu.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查询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