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娜端着枪冲进毒贩老巢那画面,直接把观众整不会了。
这哪是女警办案,分明就是和平精英里掉出来的菜鸟玩家,弹幕瞬间炸了锅:"姐们儿瞄准姿势跟我奶奶穿针一个水准!"那部号称硬核的刑侦剧,硬是被观众们玩成了欢乐喜剧人特别版。
这年头观众可太难伺候了,既要看顶流们表演,还得兼职当演技质检员。姚安娜其实挺冤,第一次演电视剧就碰上扫黑题材,听说拍摄现场她紧张得手心全是汗,心里早就把导演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个遍。最要命的是她演的还是个刑警队长,隔壁剧组的老戏骨张颂文演同款角色时,连子弹上膛的力度都计算好了,到她这儿直接整出个"枪械恐惧症"现场教学。其实观众也不是非要跟新人较劲,但您这水平演个实习生还勉强,上来就演队长属实有点看不起观众智商。
娱乐圈这股"硬捧风"刮得人睁不开眼。想想杨超越当年唱跳双废都能成团,现在更是各大剧组抢着要。有次拍古装戏,她那段哭戏被网友做成表情包疯狂转发,配上"我哭得比笑还好看"的文案,播放量直接破亿。剧组里老戏骨看着都发愁,这姑娘演戏时眼睛里连点水花都没有,倒是把制片人乐开了花——热搜预定、话题拉满,这波流量赚得盆满钵满。其实观众心里都明镜似的,资本方哪管什么演技,能割韭菜就是王道。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关晓彤那波教科书级的逆袭。当年她演《极光之恋》时那海豚音演技,放到现在还能让观众尴尬得脚趾抠出三室一厅。谁都没想到这姑娘后来竟然真的憋着劲儿在练,从《影》里那个撑伞的镜头开始,突然就开窍了。最绝的是她后来推掉的那部S级古偶,据说片酬高得吓人,但她愣是选了部小众文艺片。这事儿在圈里都传疯了,有人说她傻,现在看人家这步棋走得可真叫一个绝。
其实内娱这套玩法观众早就摸透了。小鲜肉们拿着天价片酬贡献着灾难级演技,片方还美其名曰"给年轻人机会"。韩国那边练习生想演戏得先上两年表演课,日本童星出道前要把基本功练得扎扎实实。咱们这儿倒好,昨天还是直播带货网红,明天就能在正剧里挑大梁。有个选角导演私下吐槽,现在找演员先问粉丝量再看演技,演技不好没关系,反正有配音老师兜底。
最魔幻的是观众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殷勤贡献播放量。某平台数据显示,吐槽视频的播放量往往是正片的三倍多。这波操作把制片方都整不会了:"骂得最凶的那批人,往往看得最起劲。"有网友精辟总结:"看烂片就像吃螺蛳粉,闻着臭吃着香,关键还能参与集体吐槽。"这种奇特现象估计能让社会学家写出十篇论文。
彭昱畅倒是给鲜肉们打了个样。这哥们从《闪光少女》里那个油腻学长,到《夺冠》里的教练角色,硬是靠一个个小角色磨出来的。最绝的是他在《大象席地而坐》里那段独白,把导演都看哭了。观众这才发现,原来小鲜肉里还真有认真琢磨演戏的。可惜这样的例子在内娱就像大熊猫似的珍贵,更多的是今天选秀出道明天就演男主的速成派。
业内流传着个黑色幽默:现在判断演员实力有个简单方法——看他的表演需不需要观众开二倍速。这话虽然损了点儿,但还真说到点子上了。观众现在都练就了一身本领:看到流量明星出场直接快进,发现老戏骨片段立刻调回原速。某视频平台甚至贴心地推出了"只看演技派"的智能筛选功能,这服务简直不要太懂观众。
听说最近有部新剧要上,男主角是某顶流爱豆,预告片里他那个拔剑动作已经被做成"老年人晨练"表情包了。剧组宣传还挺得意,说这是"颠覆性表演"。观众心里都在打鼓,这怕不是又要贡献一波吐槽素材。倒是好奇这次能尬出什么新高度,毕竟江湖传言这位哥们的演技已经触底了,没想到还能继续往下突破。
内娱这套玩法其实挺让人迷惑的。你说不在乎演技吧,每次评奖又要强调"专业度";你说在乎演技吧,资本方选角时最看重的还是数据。难怪观众现在都佛系了,遇到好演技就当捡到宝,碰到烂演技就当场团建吐槽。反正无论哪种情况,最后都是资本赢麻了。这大概就是当代娱乐圈最魔幻的地方——所有人都知道问题在哪,但谁都懒得改。
本文创作的最初想法就是为了传播正能量,没有要去侵犯别人权益的那种想法哦。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很主动地去配合处理哒。
股票配资查询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